首页 / 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很帅的投资客
2023-02-16 12:31 · 大同 阅读量12
农业投资有机会吗?

(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)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大家好,我是很帅的狐狸

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农业

看看背后有哪些赚钱机会

昨晚(2月13日)出了个中央1号文件——

中央为了体现对农业的重视,所以每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跟「三农」相关的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之前我给大家介绍过基于这个政策文件的一个策略,年化收益率平均下来可以有50%+(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今天的次条推送)。

去年的成绩分别是29.4%(胜率高的版本)和-2.1%(胜率低的版本)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Anyway,今天我打算顺带展开说说农业投资

毕竟不少投资人都挺看好的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甚至有投资人自己下场干了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虽然现在农业投资还挺风光的,不过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Part 1

以前农业没什么人看

以前投资农业生意的并不多,最多就是在二级市场搞搞商品期货。

这主要是因为农业投资(特别是早期投资),会有下面这四个问题——

1. 等不起:验证周期长

新项目一般都需要在商业模式上进行试错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而农业生意,一般试错周期会比较长

像是畜牧业,比如养猪,从增加后备母猪到生猪上市,前后大概要一年半

至于种植业呢,比如水果,一年两熟了不起死了,也就是试错周期也要6个月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2. 得看命:自然风险大

农业还有一个特征就是,除了要应对市场风险,还要面临自然风险——

种植业要担心干旱洪涝病虫灾害;渔业要担心台风;畜牧业要担心非洲猪瘟疯牛病禽流感……

除了天灾,有些地方还要担心人祸——有些竞品会恶意地丢病猪病鸡到隔壁农场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3. 没盼头:市场增速低

农林牧渔满足的是人类的口腹之欲,而每个人能吃的量基本就那么多,所以市场规模增速主要跟人口增长率相关。

而我们的人口增速这些年下来了,所以市场规模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动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当然,虽然每人每天吃的热量比较固定,不过食物的结构是可以调整的。

比如我国人均蛋白质的消耗量,比起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有段距离的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量没什么空间,那价呢?

粮价可禁不起过高的波动(不能让老百姓吃不起饭);而畜牧养殖板块,价格却是周期性波动的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所以靠加价来提高业绩的想法也很不靠谱。

目前提高业绩的盼头,都放在提高投入产出比上了——收入上不去,至少成本得压下来呀。

4. 搞不大:规模化较难

美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1.7%,却可以养活3.3亿美国人,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;而我们农业就业人口占比23.99%,可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(数据:联合国,2021)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一般我们会听到的说法是,美国有大面积的平原所以可以上农业机械,而中国平原地区少所以没得搞规模化农业。

其实并不全是这个原因。

确实,我国的平原面积是比不上美国、俄罗斯等农业大国。

不过根据我们2017年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,中国的平原地区占比也有26.62%,乘个960万其实也超过250万平方公里了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但中国有特殊国情——

我们的农业人口基数太大了,5个多亿(数据: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)。

如果有大企业把他们的土地都给收了,可不一定有那么多岗位可以承接这些劳动力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所以即使我们有那么大的平原地区,农户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也上不来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好在过去这些年,上面的这四个问题,都有了些变化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Part 2

投资人又看好农业了

主要是因为有几个趋势的变化——

趋势1:等得起了

农业验证周期长,而之前投资人不想等,主要还是因为有其他验证周期短的项目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而现在该占的坑都被占完了,这种可以快速验证的项目基本没戏了。

所以投资人们只能跑去投资更底层的创新,也就是所谓的「硬核科技」项目,比如半导体,比如新能源

而这种项目吧,要折腾出来个高新科技,没有个几年时间是不可能的,有的领域甚至是以十年为单位在做开发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趋势2:有得赔了

虽然有天灾人祸,不过农业保险这些年也发展得挺好,再出问题也有得赔了。

这当然也少不了政策支持(比如扩大试点品种、保费补贴等)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趋势3:有得赚了

市场规模虽然增速有限,但国产玩家还是有两个成长空间的——

一个是国产替代,也就是抢外国农产品的空间。

前面说了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有些是作为品类补充,而有的则是因为产量不够导致的,比如大豆——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,651万吨,占世界大豆总出口量的接近六成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还想强调一下种源

目前我国大多数重要农业生产种子(大田作物种子、蔬菜、水果种子等)还是很依赖进口。

而美国是我国进口种子的第一大来源国……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在国际冲突频发的当下,国产替代的需求自然更迫切了。

除了国产替代的逻辑,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去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单位成本。

像是一级市场,目前的投资方向,主要就集中在技术创新驱动的领域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还有一些已经推了N久的技术并没有普及开来,像是这次中央1号文件也提到的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」

上市公司牧原股份「低蛋白日粮技术」就是其中一种技术,可以省下不少饲料

我研究了下这个技术,很有意思——

猪要长肉,需要有碳水化合物供能(玉米、谷物等),也需要有氨基酸(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)合成蛋白质(才能长肉)。

而氨基酸可以来自豆粕等饲料(植物蛋白分解成各种氨基酸)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但是猪直接吃高蛋白的饲料呢,其实没法全部吸收。

因为蛋白饲料里有N种氨基酸,猪对每种氨基酸都有个最低需求,而饲料的配比跟猪的需求其实不大一样。

类比一下:就像你去便利店买盒饭,你需要100g肉和200g蔬菜,还有300g米饭。

但是便利店只有100g肉+100g蔬菜的套餐,米饭任添。

你为了满足对蔬菜的最低需求,只能买两份套餐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目前蛋白饲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只有50%左右

这时候如果我们把这些高蛋白饲料的比例调低,然后掺一些工业化生产的必需氨基酸(成本更便宜),反而会更高效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农业农村部从2018年就开始在推这个技术,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也出了技术规范。

这么做,我们可以把生猪养殖全程饲料的蛋白水平从18%降到13%左右,可以省下不少蛋白饲料(所以这个技术才叫「低蛋白日粮技术」)。

根据测算,2021年全国养殖业的豆粕用量在饲料中的占比下降了2.4%,按照上年饲料配方推算,相当于节约豆粕用量1,080万吨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不过呢,有很多中等规模和小型养殖场的企业主,一听到「低蛋白」,就担心营养不够,怕猪养不肥。

其实不单能养肥,还可以更省钱——

像是牧原股份2020年豆粕用量只占9.8%(平均水平是17.7%)。

按这个比例去算的话,一头猪可以省下28元。

如果全国7亿头猪都按这个比例去算的话,一整年下来可以省下近200亿。

趋势4:成规模了

农业有个特点是,市场特别分散。

以生猪养殖行业为例,牧原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是3.43%。

要是能提高个1%的市场份额,那就是29%(1÷3.43)的业绩增长。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而能这么做的基础,是土地经营权的流通

在这背后更底层的基础,是农村人口老龄化

根据社科院《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》的数据,全职务农人员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

毕竟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得到了更好的教育,不少则是进城当了「新生代农民工」(官方给的称谓)。

「从事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7.9%,比上年提高3.7个百分点,在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大。」

——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值得一提的是,要做到规模化,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也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路径

因为生产标准化+渠道的变化(比如更多通过超市分销而不是菜市场),不少消费者购买农业产品的时候会开始注重品牌了——

像是买鸡胸会买正大或泰森,蔬菜会买小汤山或永顺华,橙子会选褚橙和新奇士,椰子会选佳农,奇异果会选佳沛,玉米会选都乐…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像是新西兰的猕猴桃企业佳沛(目前是由佳农代理进口)就是个很好的案例——

股东是本国的2,700个果农。

企业会给果农垫付成本,要求加入的果农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(对选址、株距、雌雄比例等都有要求),然后由公司集中销售。

我在研究的过程中,也看到有个B站up主(新农人阿汤),他曾经是字节的产品经理,现在辞职下乡,做了类似佳沛的事情。

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「阅读原文」看看他的视频,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。

这也是某种程度的降维打击,要知道全职务农人员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只有10%左右。

学过运营管理和决策科学的话,就算不懂农业技术,仅靠流程优化也可以帮这些务农人员走得更远。

最后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——

中央出了1号文件

P.S. 某种程度上,农业之所以受到关注,政策的支持也功不可没。

主要也是因为之前市场被政策吓怕了:除了宏观政策,教育双减、游戏版号、房住不炒、带量采购……这些对行业的冲击都很大;而农业不但没有上面提的那些限制,甚至可以得到乡村振兴、种业相关政策的buff加成。

但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提前分析,进行预判。

所以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宏观政策研究上,也靠着政策研究赚到了些钱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访谈了券商的宏观研究分析师们,以及一些接近决策层的朋友,整理了他们的国内外政策的分析方法,从而开发了《政策分析方法论训练营》

目前新一期又在招募了~之前的几期反馈都挺好的,目前正在搞优惠活动,欢迎大家了解。

🤑

「Greed is good.」

「很帅的投资客」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。

⚠️ 风险提示:国产替代难度超预期;消费者口味变化。

📖 相关阅读:

种业:《求个种子》

《这时候养猪还来得及吗?》

《连跌14周后,猪价怎么又反弹了?》

图文/ 狐狸

Icon/ freepik from flaticon

主创/ 肖璟,@狐狸君raphael,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,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。华尔街见闻、36氪、新浪财经、南方周末、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,著有畅销书《风口上的猪》《无现金时代》。

📚 参考资料/

《从50亿美元骤降到9.78亿美元,中国农业创投熄火了?》《36氪研究院 | 2022年中国农业无人机行业洞察报告》《未来农业,15家值得关注的科技创新公司》《资源环境和国情国力有了精准画像》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》《农机行业深度研究:农业强国利器,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升级》《「监管之声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业保险业 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》《2019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.6万亿元、服务农户1.8亿户次》《815亿元!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最大》《2022年 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》《2021年农业保险为1.7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.72万亿元》《国家统计局信息公开》《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》《牧原股份2020年共销售生猪1811.5万头》《牧原温氏等10企业2022年累计生猪销售量突破1亿头》《收土地建猪舍重资产运营,牧原股份流动性风险加大》《牧原陷“猪场占地”风波,猪企该如何解土地之困》《大豆问题调查》《秦刚大使在中美农业圆桌论坛上的讲话》《【世界农业案例】美国大农场模式凭什么产量大、效率高》《2022年粮食及农业状况》《先正达:用数字化把农业做“厚” | 数字化的秘密》《我的VC朋友去搞农业了》《研报淘金丨会议再提「农业强国」,谁将成为农业最强股?》《峰尚漫话新消费|农业的破局之路 — 品牌化》《2022年度盘点:VC砸钱投农业,高瓴、红杉、IDG等不手软,参与了50亿的大创投》《农业投融资迎来曙光?再看看吧》《气候变暖叠加化肥危机 全球粮食危机远未结束》《规模经济、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——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》《十字路口的农业数字化》《“农业投资人,很不专业”》《Asia-Pacific AgriFoodTech Investment Report 2022》